在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,4月30日,县科学技术协会联合县实验小学教育集团、县关工委农业科技服务团组织近100余名师生走进全椒县气象馆,开展“气象万千 科学探秘”主题科普研学活动。通过实地参观、沉浸式体验,让青少年近距离感受气象科技魅力,激发探索科学的热忱。
在县气象台台长、工程师杨林四的带领下,同学们首先走进气象观测场。百叶箱、风向标、雨量传感器等专业设备揭开神秘面纱,“原来每天的天气预报就是从这些仪器里采集数据呀!”实验小学一名五年级学生兴奋地记录着仪器名称。杨台长以“气象观测员的24小时”为切入点,生动讲解了温度、湿度、风速等数据的采集原理,孩子们在笔记本上认真勾画气象观测流程图。
走进气象业务平台,巨型电子屏实时跳动着卫星云图与雷达回波。杨工程师现场演示天气预报制作流程,深入浅出的解说引发阵阵惊叹。富安小学一名五年级的学生举手提问:“为什么手机天气预报有时不准?”杨工程师点赞后解释:“大气运动瞬息万变,就像足球比赛临门一脚也可能改变结果,这正是气象研究的挑战与魅力”。
在地震科普体验馆同学们前排起长队,认真聆听杨工程师讲解关于科学防灾守护生命相关知识:“气象灾害是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”,近年来,台风、暴雨、高温等极端天气频发,科学应对应该掌握“三及时”原则:及时关注预警信息、及时采取避险措施、及时配合转移安置;“人工降雨不是凭空造雨,而是通过科学手段催雨”,利用飞机、火箭或地面设备云层撒播碘化银等催化剂,促使云中水汽凝结成雨滴,从而增加降雨量;“地震防灾不是预测,而是利用地震波传播的时间差,为公众争取的避险的‘黄金几秒’”通过杨工程师的讲解和演示,让学生们了解了其工作原理。
活动尾声, 实验小学教育集团高国庆老师表示:“这种沉浸式学习比课堂讲解更生动,很多孩子悄悄跟我说长大想当气象学家。”县科协副主席唐成透露,今年将持续打造“科普研学矩阵”,计划组织人工智能、生态保护等系列主题活动,为青少年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。
此次科普之旅不仅让同学们理解了“观云识天”的智慧,更在幼小心灵播下探索科学的火种。当大巴车驶离气象馆时,车窗上一双双明亮的眼睛,正映照着未来科学家的星光。(唐成)